加入收藏
设为首页
网站首页
资讯动态
国内资讯
国外资讯
English
太极文化
太极资料
太极训练
百家所长
明师明言
养生文化
养生理论
女子养生
白领养生
中老年养生
青少年养生
太极养生
太极功法
修炼心得
理论研究
太极养生
养生服务
太极教学
太极入门
太极观真专栏
陈小旺专辑
杨老师专辑
当前位置:
首页
>
养生文化
>
养生理论
站内搜索(标题)
站内搜索(正文)
站内搜索(来源)
站内搜索(作者)
淘宝网搜索
京东商城搜索
凡客搜索
麦包包搜索
当当网搜索
卓越网搜索
迅雷看看
百度搜索
Google搜索
养生理论
太极拳有益于人体微循环
时间:2016/9/22 14:51:12 作者:未知 来源:世界太极拳网 查看:57 评论:0
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微环。人的体内大血管如同大江大河,小血管好比支流,毛细血管则像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,人体的组织和细胞如同秧田里的秧苗。细胞所需要的养料(包括氧气和营养物质)以及排出的废物(包括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)靠上述各种血管共同完成运送,其中毛细血管的运送过程就称为人体的微循环。
人体仅靠心脏有限的收缩力,不可能将血液送至各个组织和细胞,还必须依靠血管自身的节律性的运动。微血管的这种自律性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,起着第二次调节供血的重要作用,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体“第二心脏”。
正常情况下,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、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,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。若毛细血管不通畅,就好像一块块秧田的”水渠“受阻,禾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,人体脏器也会因此而衰老和产生疾病。现代医学已证明:人体步的衰老、高血压、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着密切关系。毛细血管内凝血引发微血栓形成时,可能会堵塞肺、肝、肾、肠、心、脑等许多器官的血流,造成细胞机能和代谢严重紊乱,甚至发生变性坏死。"衰老微循环理论"认为:人体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。人体的毛细血管微循环不通畅,会逐渐引起组织脏器的衰老。而微循环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,其中尤以50~60岁最为突出,是多病和衰老的危险年龄。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,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。
微循环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,但在清代
太极
拳家的著作中,许多论述与微循环学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。人体毛细血管纵横曲折遍布全身,微循环也随之无微不至,武禹襄在《十三势行功心解》中把人体的气血通道比喻为“九曲珠”,“行气如九曲珠,无微不到”多么贴切。王宗岳在《十三势行功歌》中提出“气遍全身不稍滞”,陈鑫在《
太极
拳论》中强调行气要到达人体的“四梢”、“五脏”,都是讲人体的气血流动应当畅通无阻,无处不至。
人体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横截面积上约分布两千条毛细血管,在静息时,毛细血管大部分主动关闭,约有20%处于开放状态,只有在需要时,关闭的毛细血管才被激活,参与微循环。比如,人们进餐后,消化道毛细血管“闸门”开放,胃肠道微循环加快;人们在思考问题时,脑部毛细血管被激活,大脑微循环加快。
当人们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或随着年龄的增长,毛细血管的血流不通畅,产生微循环障碍,就逐渐引起许多疾病和机体的衰老。我们在习练
太极
拳时,通过身体的伸缩旋转运动和内气在周身各个部位的畅流,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,促进微血管的自律运动,加速微循环。
太极
拳属于内家拳,主张“以意行气,以气运身”,强调体内气血的畅通。
太极
拳理论中所说的"气",不是呼吸之气,因为呼吸之气只能在肺部活动,它指的是人体的“内气”。只要练功得法,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,在行拳时就会产生出“气”的感觉,如手指有胀、热、饱满感,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,有虫爬蚁走样刺痒的感觉等等。以上的感觉,实际上是人体气血循环加快,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,也就是微循环加速的外在表现。
针对
太极
拳运动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,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组织了14位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专题研究,收集了85位
太极
拳爱好者人体微循环的相关资料,通过甲璧、指端温度反映人体微循环状态。
甲襞是指人体手指指甲根部皮肤皱褶部位,甲襞微循环状态可用综合积分值半定量表征,分五级从正常(<1)到重度异常(≥8)。随年龄增长,人体衰老,微循环变差,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将不断增加。
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,反映整体的机能及测量部位的细动脉供血状态和静脉流出量。局部温度变化对运动效果能给出有益提示。
通过上述研究发现:
太极
拳锻炼可以使甲襞综合积分值有显著性改善(主要指流态和红细胞聚集程度),能够有效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。
在上述研究过程中,发现
太极
拳对人体微循环改善的效果与被试验者的行拳方法有很大关系:行拳时,能够心静体松,动作协调,以意导气,以气运身,正确掌握
太极
拳要领的人,其促进微循环的效果就很明显;反之,动作僵硬,缺乏协调,不得
太极
拳要领的人,对自身微循环的改善作用不大。因此,我们在学习
太极
拳时,一定要在明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习练,尽快掌握
太极
拳的要领,才能够增强
太极
拳的健身作用,达到《十三势行功歌》中所说的"详推用意终何在,益寿延年不老春。"
分享到:
QQ空间
新浪微博
人人网
开心网
百度空间
和讯
天涯社区
上一篇:
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之奥秘
下一篇:
练习太极拳的养生意义
本类更新
5-19
譚談健康:太極拳紓痛症 好過帶氧運動?
3-5
《文子》的养生之道和尊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
10-28
太极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健身时尚
9-22
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之奥秘
9-22
太极拳有益于人体微循环
10-9
练习太极拳的养生意义
10-9
太极拳的三个层次:健身、防身、修身
10-9
太极拳对抗身体衰老方方面面的作用
10-9
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
3-11
从医学观点看太极拳
本类推荐
本类排行
2-8
足底对应穴位及病症
2-5
中医目录
2-19
为什么有时练功易流泪
3-7
让五行进入我们的生活
2-8
人体穴位歌诀
2-8
人体穴道
2-5
一式三招
10-9
练习太极拳的养生意义
3-11
从医学观点看太极拳
2-5
我为什么学中医?
太极观真
|
全民太极
|
杨松泉太极拳培训中心
|
北京文化
|
联系我们
-
服务报价
-
关于我们
京ICP备09048304号-5
Powered by
OTCMS V2.92